服务热线:010-66095089/13521200337
2605921796

  • 关于开展2025“物联网研发中心认证”的通知

    关于开展2025“物联网研发中心认证”的通知

行业资讯

<< AIoT案例推介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<< AIoT案例推介

物联网&智慧城市创新实践|综合能源工程场站智慧运营管理平台

发布时间:2025-7-15 18:45:49   
分享到: 0

  

「为深化智慧城市建设,推广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进经验,推动物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,赋能北京城市高质量发展、高效能治理与高品质生活,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、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、北京测绘学会在2025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物联网与智慧城市论坛期间,联合开展2025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。本次活动共征集200余个案例/成果,经评审筛选,最终发布60个优秀案例/成果,并将通过多渠道进行系列展示。诚邀各界开展合作交流,详情可咨询北物联李老师(联系电话:13521200337)。」

申报单位:北京德塔精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
所属领域:其他民生服务领域
  
一、案例概述

 CASE OVERVIEW

德塔精要自主研发的“综合能源工程场站智慧运营管理平台”,面向光伏、风电、储能等多能源场景,构建云--端一体化的智能管控体系,实现无人化、智能化的新能源场站运维。平台集成AI、大模型、数字孪生等技术,覆盖从数据采集、实时监控、预测预警到智能调度和辅助决策的全流程管理,支持多模态巡检、工单管理、资产全生命周期监控等功能,有效提升运维效率300%,人工成本下降30%,发电损失率降低10-20%LCOE成本下降8-12%,投资回报率可达7-10%

平台首创“数字化工场”模式,通过零代码/低代码方式构建个性化应用,建设效率提升3倍,支持跨场站、跨能源形式的集中管理与智能分析;并通过GIS地图、3D园区、数据驾驶舱等可视化工具,实现运营状态可视、可管、可控。平台已在国家电投、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头部能源企业落地应用,覆盖光伏、风电、综合能源园区等多种场景,助力企业从“人工运维”迈向“智能管理”,全面提升运营效率、收益与安全水平,推动新能源场站高质量发展。
二、行业挑战

 INDUSTRY CHALLENGES


新能源行业正面临场站规模快速扩张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压力。到2030年,国内风电、光伏等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超12亿千瓦,每年新增装机超过50GW,随之而来的设备数量、系统复杂度和运行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。当前运维模式仍以“人工巡检+分散管理”为主,无法支撑多场站、跨区域、高密度的新能源资产运维。随着光伏组件失效、风机故障、储能老化等问题日益影响发电效率,传统被动抢修方式导致异常发现滞后、处理周期长、发电损失大。同时,电力市场电价波动加剧,企业急需具备精细化成本控制、发电效益测算与预测性运维能力。如何提升资产可用率、保障收益稳定、支撑规模化管理,成为新能源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。

三、解决方案与场景

 SOLUTIONS AND SCENARIOS

•解决方案:四步重塑新能源场站竞争力

第一步:全协议兼容—打破设备“语言壁垒”

痛点:风光储设备协议千差万别,传统集成耗时数周甚至数月。

方案:

1.万能接口:内置主流通信协议库,光伏、风电、逆变器、汇流箱、变压器、储能系统、视频监控、消防、安安防等设备即插即用,复杂数据流1小时贯通;

2.智能适配:10000+标准化适配模型预置,常见设备实现分钟级接入;

3.管理神器:拖拽式数据治理界面,实时监控设备健康度,异常响应速度提升3倍。

第二步:模块化构建—场景“乐高式”拼装:

痛点:传统系统建设周期长、定制化成本高,场景迭代难。

方案:

1.开箱即用:预置主流场景模板(生产监测、消防安防、无人机巡检等),一键下载;

2.可视化配置:拖拽式界面自由组合模块,复杂系统小时级上线;

3.复用无忧:建设成果自动归档为模板库,新人快速即可复现成熟系统。

第三步:AI原生赋能—系统“自生长”能力

痛点:人工需求响应慢、系统智能化程度不足,难以快速应对动态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。

方案:

1.智能助手:德塔GPT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与可视化流程编排的双驱动模式,快速将业务需求转化为智能应用。支持多种大模型兼容,只需自然语言输入,即可快速生成定制化场景。

2.专家智库:德塔GPT可快速组装行业知识库的能力,可以快速搭建基于大模型的专家知识库。

第四步:生态扩展—打造数据资产“App Store

痛点:业务需求不断扩展,现有系统封闭性强,大量重复建设。需要便捷整合现有系统,集中运营管理,便于统建统推。

方案:

1.开放生态:提供场景应用市场,无缝对接电力交易平台、碳资产管理系统等第三方服务;

2.敏捷迭代:通过"插件式"架构快速集成新功能;

3.共创共赢:用户贡献的场景模板形成持续进化的生态圈,实现产业上下游以及集团内部各分支机构的数字赋能和价值共享。

典型案例

智慧场站管理平台已在国电投、国家能源集团、国网等能源行业用户,在多个新能源富集地区包括江西、湖北、内蒙古、甘肃、海南等地成功落地,并成为标杆样板。实现了对风电、光伏、储能等多种能源形态的无缝适配,打破了地理、设备品牌以及项目类型的边界,成功满足了多源异构设备的集成需求以及高效管理。

综合能源工程场站智慧运营管理平台示意图(原创)

四、成效及价值总结

 SUMMARY OF EFFECTIVENESS  AND VALUE

德塔精要“综合能源工程场站智慧运营管理平台”在国家电投、国家能源集团等多个重点新能源项目成功应用,显著提升场站运维效率、效益与安全水平。平台通过无人化智能巡检、多模态监测和AI预测性维护,实现运维效率提升50%以上,巡检周期缩短40%,人工成本下降30%;设备健康预测准确率达92%,计划外停机风险降低40%,有效保障设备可用率提升至99%,发电损失率降低10-20%。通过LCOE优化与收益测算,帮助企业度电成本降低8-12%,投资回报率提高至7-10%

在优势方面,平台具备从设备管理到收益测算的全流程数字化能力,支持多能源形态集中管理,采用数字孪生、零代码快速搭建等创新技术,建设效率提升3倍以上,支持跨场站、跨区域集中运维与智能调度,满足大规模新能源资产管理的需求。同时,系统集成智能安防、工单管理、知识库、3D园区等模块,实现运维管理精细化、可追溯。

在社会效益和价值方面,平台通过保障新能源场站高效稳定运行,显著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率,助力减碳降排,符合国家“双碳”目标。平台对新能源场站智能化改造具备广泛推广价值,可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,推动新能源从规模化扩张迈向高质量发展,为能源绿色转型提供智能支撑,促进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。

  

 免责声明:
  此文内容为第三方自媒体作者发布的观察或评论性文章,所有文字和图片版权归作者所有,且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无关。文章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首页|关于协会|北物联活动|会员服务|物联蜂群|创客空间|会员单位|联系我们

电话:010-66095089    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京ICP备17049596号

本站由制作维护 

公众微信二维码